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家、河北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河钢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4个环节,健全完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营造“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知识产权氛围,加强对关键产品或技术的专利挖掘和布局,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为建设知识产权强企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顶层设计,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河钢围绕“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于2014年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集团科技管理部,对公司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实施集中管理,将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作为知识产权工作重点,强化专利与商业秘密、商标与产品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网。 河钢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工作,细化管理流程、关注产品研发、重视升级改造,形成了生产、经营、管理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地实现了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河钢6家单位获得国内首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河钢唐钢、河钢邯钢、河钢承钢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知识产权运行效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河钢创新思路,重新修订并新增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在制度上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河钢建立了以科技管理部为中心、各子公司技术部门为节点、各二级生产单位为抓手的知识产权管理网络,由子公司技术负责人、知识产权管理员、基层知识产权兼职人员分层级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科研、生产和经营全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 加强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近年来,河钢除了在平时充分利用会议、展览、报刊、网络等媒介,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之外,每年还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为契机,组织各单位职工学习和参与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河钢还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干部职工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引导职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申报知识产权。 强化质量导向,实行知识产权评价机制。河钢将专利申请指标纳入到责任制考核中,实施全流程专利管理工作,推行技术研发和专利管理工作融合,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推动专利导航,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到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中,是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学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河钢加强与河北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主动承担了河北省专利导航项目。河钢开展“超高强汽车用钢板专利信息检索分析”项目,搭建了专利信息数据库,为研发人员提供专利信息服务;“高等级汽车板专利战略研究”项目,对于促进汽车板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汽车板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商标体系,充分提升品牌价值。商标是企业将技术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结合国际化发展战略要求,河钢开展了商标国际注册工作。目前,HBIS商标已在美国、韩国、欧盟等4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舞钢牌商标已在3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燕山牌商标已在2个国家注册。 如今,河钢实现了“量质双提升”的历史性突破,在科技创新中凸显知识产权价值。2018年,河钢专利申请量达1586件,比2014年(446件)增长了256%;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65件,比2014年(117件)增长了468%;专利授权量达798件,比2014年(383件)增长了108%;发明专利授权量达96件,比2014年(60件)增长了60%。近5年,河钢共获得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专利奖26项。河钢的汽车板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重轨申报了挖掘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其中“百米钢轨双弧反向预弯工艺”将百米钢轨冷却后弯曲最大弦高控制在40毫米~60毫米,大幅提高了钢轨平直度,获得河北省专利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