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MSCI新增纳入26只A股名单:18只为创业板股

发表日期:2019-05-14 10:10:52 兰格钢铁

     外资继续加码,MSCI如期提高中国A股在新兴市场的权重!

    5月14日清晨,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指数里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26只中国A股将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其中18只为创业板成分股:

    同花顺(86.890, 2.79, 3.32%)、泰格医药(65.050, 0.34, 0.53%)、温氏股份(35.950, 0.15, 0.42%)、康泰生物(51.000, 1.28, 2.57%)、爱尔眼科(35.230, -0.61, -1.70%)、迈瑞医疗(145.270, -2.36, -1.60%)、网宿科技(10.860, 0.43, 4.12%)、东方财富(15.580, 0.09, 0.58%)、沃森生物(23.850, 0.18, 0.76%)、乐普医疗(25.340, 0.35, 1.40%)、汇川技术(24.170, 0.69, 2.94%)、三环集团(19.500, 0.26, 1.35%)、芒果超媒(41.400, -0.08, -0.19%)、蓝思科技(7.060, 0.21, 3.07%)、智飞生物(40.110, 0.15, 0.38%)、先导智能(29.870, 0.44, 1.50%)、宋城演艺(21.240, 0.13, 0.62%)、宁德时代(72.310, 0.72, 1.01%)。

    其余8只股票分别是:成都银行(8.710, -0.04, -0.46%)、君正集团(3.410, 0.04, 1.19%)、财通证券(10.560, 0.02, 0.19%)、兖州煤业(10.700, -0.04, -0.37%)、东山精密(14.750, -0.13, -0.87%)、传化智联(7.450, 0.09, 1.22%)、恒逸石化(13.190, -0.23, -1.71%)、泛海控股(6.670, 0.06, 0.91%)。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创业板股票首次入摩,此番指数审议结果将在5月28日收盘后生效。

    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26只A股入选

    北京时间5月14日早5点,明晟公司(MSCI)公布了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以及A股扩容第一阶段新纳入和剔除的A股个股名单。此番指数审议结果将在5月28日收盘后生效。

    MSCI表示,将指数里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26只中国A股将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其中18只为创业板成分股,并未剔除其它股票,成分股数量达到264只。

    MSCI最新官方声明称:

    MSCI中国A股中盘股指数将新增29只个股并剔除5只,包含总股数升至173只。

    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新增109只个股并剔除3只,其中三个市值最大的新增个股分别是:温氏股份、宁德时代和迈瑞医疗。

    MSCI中国A股在岸小盘股指数新增503只个股并剔除49只,大部分新增个股来自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指数。

    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将新增66只个股并剔除10只,其中三个市值最大的新增个股分别是:温氏股份、宁德时代和迈瑞医疗。

    MSCI中国全股票小盘股指数将新增522只个股并剔除46只,大部分新增个股来自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指数。

    以下为此前已纳入MSCI指数的股票:

    此前已纳入MSCI指数的股票一览

    MSCI年内提高A股权重至20%

    3月1日,MSCI公布对进一步增加A股在MSCI指数中权重的咨询结果,决定将现有大盘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由5%提高至20%,分三步落实,分别在5月、8月和11月逐步提升,11月将中盘A股以20%纳入因子加入MSCI中国指数。

    步骤1:作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以10%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

    步骤2:作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

    步骤3:作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

    MSCI表示,在此次咨询中,国际机构投资者也强调未来中国A股在MSCI指数权重增加超过基于20%的纳入因子应以中国当局成功解决一系列剩余的市场准入问题为前提。MSCI正与相关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讨论咨询中较突出的现存市场准入限制。这包括对套期保值和衍生品工具的管制,中国A股短促的结算周期,互联互通的交易假期风险以及综合账户交易机制的缺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盘股的纳入时间表大大提前。此前,MSCI表示,增加中国A股中盘股证券,纳入因子为20%,在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估审议时一步实施。

    4000多亿增量资金正在路上

    中信建投(21.660, 0.31, 1.45%)证券研究发现,按照当前方案,MSCI本次扩大纳入将带来增量资金17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6亿元),8月也会有同量的增量资金流入,在11月将带来增量资金30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7亿元),合计带来增量资金65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9.3亿元)。

    东兴证券(12.150, 0.08, 0.66%)研究表明,此次A股纳入因子扩大涉及到的指数有MSCI全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亚洲市场(除日本)指数、MSCI 中国指数,结合MSCI公布的追踪相应指数的资金量,测算出5月、8月及11月MSCI扩容将分别为A股带来177.7、171.73、288.32亿美元的增量资金,合计人民币4279亿元(以汇率中间价6.71计算),较原计划多增766亿元。

    华泰证券(18.500, 0.01, 0.05%)测算,纳入因子提升至10%,有望为银行股带来294亿元的增量资金。其中,招商银行(32.530, -0.27, -0.82%)、农业银行(3.580, -0.02, -0.56%)、工商银行(5.520, -0.02, -0.36%)的增量资金最高,分别达49亿元、30亿元、28亿元。若纳入因子升至20%,则银行股增量资金有望达882亿元。

    东兴证券分析指出,具体来说,MSCI纳入因子的变化会从量、节奏及结构上对外资流入产生影响。第一,中盘股的提前纳入会为A股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相较于原计划,新计划预计将带来合计人民币4279亿元的追踪资金,较原计划多增加766亿元。第二,创业板标的纳入节奏的明确及中盘股纳入节奏的加快,反映了MSCI纳入A股总体进程的加速,或将刺激外资提前布局,加速流入A股市场。第三,纳入节奏的边际变化体现了MSCI对于优质成长股的关注,这也将影响外资的配置偏好,外资流入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推动外资对A股进行更加多元的配置。

    东兴证券分析,根据MSCI扩容权重和结构的变化,投资可分为两条主线:

    一是纳入因子从5%逐级上调至20%,权重基数大的板块在总增量方面受益明显。预计银行、非银、食品饮料中的优质资产将持续获得稳健的外资流入;

    二是股票池的结构性扩容:新增的创业板,中盘股使得新股票池市值分布边际上向中小盘倾斜。另外无论是从市值还是股票个数指标来看,行业结构也出现明显变化,重点推荐生物医药、电子、通信、国防军工、有色金属。

    北向资金结束凶猛进攻,近一个月半月流出340亿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成为A股行情发动机,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606.88亿元,系首次单月突破600亿大关,创下互联互通以来历史纪录;2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603.92亿元,创下历史第二高。

    整体来看,2018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为2942.18亿元,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内,北向资金就实现净流入1210.8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1.15%。从日均净流入角度来看,2018年日均净流入12.85亿元,而2019年日均净流入达32.72亿元,系去年的2.5倍。

    不过从3月份开始,北向资金结束凶猛进攻。3月份净流入金额大大缩减至43.56亿元,4月份由流入变为流出,大幅净流出179.97亿元,创下单月净流出历史第二高,5月份则继续维持净流出态势,首周便流出174.1亿元,同样创下单周净流出历史第二高。

    不过招商策略表示,进入5月后外资流出的情况会逐渐改善。近期香港相关部门对北上资金监管的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期外资的走向。但考虑到MSCI将于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实施提高A股纳入比例第一步,并且富时罗素指数也将于6月纳入A股,5月将迎来外资布局时点。并且在经历了3月的缩量、4月的波动和净流出后,市场调整后5月外资企稳流入的概率高。

    据中金公司估算被动资金占比可能在20%左右,也就是本次将有约40亿美元(200-300亿人民币)的资金将在五月底左右进入市场。预计外资特别是主动型资金偏好的重点反应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中信证券(19.970, -0.07, -0.35%)也表示,考虑到MSCI5月审议会议和后续执行时滞,A股纳入因子从5%提升至10%后,预计5月中旬后外资会重新恢复稳定流入的状态。

    外资话语权渐长,成A股重要力量

    国金证券(9.250, -0.03, -0.32%)研究,根据持有股票市值占比刻画投资者结构,可以看到,2004年以来,个人投资者占比不断下降,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在机构投资者内部,外资占比近几年持续提升,特别是2017年深股通开通叠加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之后。

    继2018年5月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为原来的4倍之后,1月14日,中国外管局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以满足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需求。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末,QFII累计获批额度已达1010.56亿美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量,还是外资在A股中的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外资话语权的提升,未来“价值投资”在A股将渐成主流。

    此外,A股纳入MSCI的成分股均为大盘蓝筹股,主动型资金也相对更偏好大盘蓝筹和龙头白马,A股纳入MSCI会带动外资进一步增持白马股。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波白马股行情,短期内对市场风格也有一定影响。

    A股成“香饽饽”,顶尖指数公司纷纷布局

    2018年以来,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先后将A股市场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A股对外开放的进程明显提速。

    2018年9月,继MSCI之后,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从2019年6月到2020年3月,分三步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到2020年,预计A股在富时环球指数和富时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分别达到0.57%、5.51%。长期而言,实现全部纳入后,A股占上述指数的权重将分别达到3.37%、26.24%,届时或将带动千亿美元规模的增量资金进入A股。

    继富时罗素之后,2018年12月,又一家指数编制公司——标普道琼斯宣布将部分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纳入将从2019年9月23日市场开盘前生效,纳入因子为A股可投资市值的25%,预计也将带来千亿级别的外资规模。

    摩根士丹利预计,2019年A股的外资流入量将达700亿~1250亿美元。未来十年,预计每年都会有约1000亿~22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截至2018年底,外资持股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大约为7%。长期看,外资未来在A股中的份额有可能会提升到40%至50%。

相关阅读
MSCI扩容有望引入千亿资金 公募争先布局主题基金[09:50]
MSCI新增纳入26只A股名单:18只为创业板股[10:10]
A股新纳入MSCI名单将出 震荡5月或成外资抢筹窗口[05-10]
MSCI扩容窗口下周开启 年内4600亿增量资金入市在望[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