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中国经济时报就钢铁企业履责抗疫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

发表日期:2020-02-04 09:18:37 兰格钢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2月2日,正月初八,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火神山医院,即将迎来最后的竣工时刻,当天中午,负责火神山医院的主要施工方中建三局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1月25日开工的火神山医院,将确保在2月3日前建成交付。

“跟时间赛跑,尽快把医院按时建起来投入使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火神山医院工地考察时说的话,一直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心里回荡。这句话背后,是武汉市不断增长的确诊和疑似病例。火神山和雷神山等医院尽早投入使用,不只是当地亟须入院救治患者翘首以望的期待,更是武汉战“疫”中的关键环节。

“工期压力巨大,先期条件严苛,人力物力交困,施工难度空前。面对上百家各类分包单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组织体系,现场成立了武汉城建局、中建三局、参建分包单位三级指挥作战系统,所有单位统一调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各参建单位无缝对接,市政配套单位全天候服务,高压线、燃气管道仅用时一天就改迁完成,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了保障。”中建三局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高峰期,中建三局动员管理人员800余人,作业工人4000余人,调配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

由中建三局组建的800余国企管理团队,和来自施工方的4000多名民营企业工人,为火神山医院的如期建成凝心聚力。

在中建三局之外,还有一批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成提供保障的中央企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国药集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子、中国信科、上海贝尔、航天科技、航空工业、国网、中国电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化集团、中国宝武、中国五矿、三峡集团、新兴际华、南航、招商局集团、中核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盐集团等,也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成,提供施工、通信、供电、加油、供材、运输、配货的工作。一些民营企业也积极投身到疫情的防控中,比如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医疗专业工程建设的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电机及减震垫的常州市运控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火神山医院办公座椅的浙江民营企业恒林股份,以及为火神山医院提供物业服务的一些民营企业等。

疫情面前,唯有众志成城,方能共克时艰。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企业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是这场抗击疫情战役中的支撑力量。

中国社科院教授钟宏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在三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一是主业履责,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参与到疫情的防控中;二是捐款捐物,一些与疫情关联度不高的企业,在捐款的同时还捐送物资;三是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严峻的疫情前需要想方设法活下去。

“第一是主业履责,各行各业都在竭尽全力,充分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国企民企都在第一线,比如国有企业伊利和民营企业蒙牛都在想方设法保障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的牛奶供应。第二是捐款捐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较大的差异,国有企业捐款捐物的力度很大,数额很大,但大多委托给第三方执行。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捐款捐物,具备比较强的自主性和执行力,未来要充分发挥有专业能力公司的作用,比如利用长途运输中的民营企业和一些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派送能力。第三是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具备较大规模,腾挪空间更大,在可持续发展上优势更充分。”他说。

疫情面前,各行各业都加入到抗“疫”的大潮中。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有和民营钢铁企业数量众多,捐款捐物和直接参与到武汉的医疗队和医院建设中的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的身影。辽宁方大集团、荣城集团、河北普阳钢铁集团、中国宝武、鞍钢、中国五矿、新兴铸管等企业捐助大量资金,近日,辽宁方大集团就捐款2亿元,荣程集团紧随其后,捐款1亿元。鞍钢、太钢、包钢、酒钢、莱钢向武汉派出的医疗人员,新兴铸管参与应急工程建设,鄂城钢铁、敬业集团、冠洲集团、天津友发钢管、武钢绿城金结公司、湖北中拓、五州物资等提供钢材。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说,目前钢铁企业通过向湖北密集疫区捐款捐物,特别是运送紧急筹备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建筑钢材物资的方式来支持抗疫;另一方面,钢铁企业通过减产限产,自储库存等方式减少市场供应和流动性,为钢铁行业市场稳定和控制疫情尽企业所能。

“目前无论国有钢铁企业还是民营钢铁企业,都对湖北的疫情高度关注和积极援助,钢铁企业通过捐款捐物、捐建筑物资、医疗队援助等各种方式去支援湖北抗击疫情,体现钢铁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各行业建设提供质优的钢铁物资;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也能够众志成城,为抗击疫情贡献应有的力量。”她说。

这场源起于湖北武汉的肺炎疫情,持续不断发酵,并逐渐蔓延。为战胜疫情,各行各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到防治中,一场席卷中华大地的抗疫行动,正在以武汉为圆心,席卷中华大地。

在钟宏武看来,随着疫情的趋于平稳,企业的履责重点应向可持续发展上转移,需要提前设置预案,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帮助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应对疫情过后的生存危机上,可以发挥作用。而决策层也可以适当考虑,对小微企业进行“三免”--减免税费、减免利息、减免租金。

今天,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抗“疫”之战正处在关键时刻,唯有齐心聚力,才能共克时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抗击疫情中携手共进,筹备粮草和兵力,未来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在疫情结束后走出低谷的中坚力量。(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时报就钢铁企业履责抗疫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09:18]
经济观察报就2020年钢铁行业供需形势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01-16]
华夏时报就国企改革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12-09]
华夏时报就市场形势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和马力[11-29]
经济观察报就行业生产情况采访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