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高度重视当前疫情对我省钢铁行业运行影响情况,按照省长指示和省发改委的要求,通过电话、微信、电邮等多种方式了解重点钢铁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一手情况,经梳理,整体判断我省钢铁行业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具体表现为,多数钢铁企业克服困难正常组织生产,市场订单有所减少,钢厂库存有所上升,钢材市场由于春节假期流通商休市价格波动较小,后市预期视疫情防控情况而变化,估计一季度对我省钢铁企业的效益影响已成定局。
一、当前我省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一)钢铁生产相对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我省重点钢铁企业均为长流程联合企业,元月份虽逢春节假期,特别是大年初一又遇疫情漫延,但是钢铁产业的特性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从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看,全省钢铁企业做到了安全生产,虽受疫情影响,但各钢铁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稳定职工情绪;一手抓安全生产,强化生产调度组织,确保特殊时期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总体上,元月份截止到目前,我省钢铁行业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未发生重大生产和安全事故,企业开工率上虽有小幅波动,但钢铁生产总体较为稳定。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月上旬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6.78万吨,旬环比增加8.50万吨,增长4.52%。1月中旬全国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7.47万吨,旬环比增加0.69万吨,增长0.35%。虽我省1月份钢铁产量数据统计局还未发布,但从重点钢铁企业了解情况看,1月份我省的铁钢材产量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二)下游需求整体趋弱,钢厂和社会库存明显上升。受春节放假和天气因素影响,北方建筑施工停止,南方市场受疫情影响需求明显降低。最新公布的国内宏观数据显示,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用钢行业增速放缓,钢材需求整体不旺。春节前钢贸商按惯例对节后开工复工预期,节前普遍进行了钢材补库。据中钢协统计,1月份,全国20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总量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走势,环比大幅回升。截至1月上旬末,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052.22万吨,旬环比增加96.97万吨,上升10.17%。由于我省钢铁企业生产波动较小,而下游需求不旺,受疫情影响直供提货也处于观望,导致钢厂钢材库存由降转升。
导致钢厂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钢贸商按惯例春节前提前贮备了大部分钢材,过了元宵节后才开市,春节期间一般不再进货;二是新型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特别是近期钢材期货价格大幅度下跌,钢材市场担忧心态和观望情绪加剧,给钢厂出货造成一定困难;三是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特别是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虽然延长假期即将结束,但也存在着农民工返城工作仍面临一定的困难,估计施工单位劳动力短缺将受到严重影响,再者施工单位处于对钢材市场观望期也不急于进货;四是北方建筑施工还未大规模开始,南方建筑市场受疫情影响尚未完全启动,钢材南下也受到影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我省钢铁企业钢材库存资源处于高位。
(三)钢材价格小幅波动,钢企生产成本上升。由于春节假期因素,钢铁行业供求矛盾相对缓和,钢材价格整体小幅回落,1月份总体平稳,但2月3日期货开盘出现大幅度下跌,导致钢材价格普遍下行。同时,春节前,钢铁企业适度加大原料补库采购活动,原料价格中进口矿价格小幅上升,而焦炭价格和废钢价格相对平稳,原料成本持续小幅升高,钢材利润略有下降。虽然近期进口矿价格降至80美元/吨,但钢铁企业库存原料均为去年12月前进厂的高价料,造成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随着疫情影响的加深,预计后期钢材价格将进一步下行,一季度我省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降低已成定局。
(四)产能置换政策收紧,对于提振钢铁市场信心起到促进作用。今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20〕19号),要求各地区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该产业政策有利于净化钢铁行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是,也对我省钢铁产能置换工作造成一定压力,特别是给我省完成今年压减钢铁产能1400万吨任务带来挑战。
二、疫情对我省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建议
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风险,我省钢铁行业生产和需求均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预计短期内市场需求受到影响要大于生产方面。协会根据对重点钢铁企业的问卷调查,当前钢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为防控疫情蔓延,多省市发布延迟企业复工复业时间,预计短期内下游需求难有起色,钢铁企业销售压力增大,对钢材价格形成不利影响,特别是钢厂库存大幅度增加,产品发运受阻,库存场地受限,已经严重影响到钢厂正常生产。
二是运输困难、用工困难。由于假期延长,部分钢铁企业原料库存不足,同时当下交通管制严格,物流处于紧张状态,原料及钢材外发受到影响。同时,有些企业部分放假工人不能按期复工。从会员钢铁企业反馈情况看,铁矿石、焦炭库存量最长15天,最短的三五天,有个别企业主要熔剂(石灰石、石灰等)、废钢已经没有库存,由于外部运输问题,对生产正常运行构成威胁。
三是钢铁企业面临停限产风险加大。尽管之前钢厂生产相对正常,由于钢厂人员密集,如果疫情继续肆虐,不确定因素增加,限产或停产概率有可能发生。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
一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政府协调公路系统对节后钢厂原料运输和钢材外发给予支持,尽最大可能减轻对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建议由各地市有关部门(发改委、工信)牵头,采取必须的措施后组织适当的资源,对企业急需的物资予以保障。同时,疫情结束后,建议考虑加快公转铁步伐,降低公路运输,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公路运输压力,实现绿色运输。
二是减免企业税费负担,如缓缴一季度增值税,减免土地使用和房产税上缴比例,缓缴上半年社保费等,帮助企业度过艰难时期。
三是缓缴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考虑到疫情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停滞,存货积压严重,资金周转非常困难,建议降低银行融资利息,减缓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减轻企业融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