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等影响,我国煤炭价格和销量双双下行,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9.9%。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煤炭业去产能力度。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全国煤矿数量从5400处左右减少至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灾害严重矿井采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面达到1000个以上,建设一批智能化矿井,2022年底前全国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占比70%以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两类”煤矿产能预计在5亿至6亿吨,若平均下调5%的产能,则减产2500万至3000万吨,这块减量可能在下半年和明年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多地公布了今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例如,山东省计划今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994万吨。江西省制定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实施方案,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安全、环保、资源、质量等标准的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 叠加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用电高峰,再加上进口煤管控趋严等因素,未来,我国煤炭供需格局有望好转,煤价有望止跌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