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一片沙滩,如今崛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在建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日新月异,运营企业产业兴旺、车流不息,整个园区大企名企云集。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增长极重要支撑的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借助国家和省、市、区对曹妃甸创新发展的支持,紧紧以“抓招商、上项目、促运营、防风险、聚财力”工作主线,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调整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多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9年,“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2.8亿元,率先成为曹妃甸500亿园区;今年一季度,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的特殊形势下,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39.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6%,已占据全区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钢铁电力园区位于曹妃甸工业区中南部,规划面积39.2平方公里,是曹妃甸实施循环经济的先行区、核心区。园区共有重点项目44个,规上企业9家,总投资约1163.1亿元,拥有全球单体最大的精品钢生产基地——首钢京唐,全球最先进的2×100GW火电机组——华润电力,全球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及氧化钪研发生产基地——中冶瑞木。正是由于拥有了这些巨型龙头企业,数条新兴的庞大产业链条正在这片新型工业化基地上快速延伸起来。
谈及园区的产业链经济,钢电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宗建介绍说,近年来园区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坚持产业引领、条块结合、区域攻坚,围绕首钢京唐继续在产、销、运、耗、钢制品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中冶瑞木投产优势,招引隔膜、负极材料、电池整机组装等项目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依托中信重工机器人项目,进一步做强了装备制造产业;以华润电力为龙头,正在谋划发展非电产业链条。目前园区聚集了以钢铁、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组成的多方面、多功能的产业集群,而且产业链越来越长。(曹妃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