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维护检修中心积极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加大设备维护管控力度,在刚性执行维修费预算、推进结构性降费等措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全员创新创效的积极性,推广先进操作法和多项国家专利,全力服务于日常工作。截至目前,吨钢维修费用同比降低了45元,实现了自我提升和突破。
完善设备管控体系
承钢维护检修中心将提高设备运转率、降低备件维护和备件库存成本、提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等方面作为对标的重点内容,对故障位置、故障类型、维修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通过日常维护记录分析出同一种故障在每周、每月出现的频率,利用每周、每月设备故障率分析详细掌握设备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结合日常点巡检,该中心通过周对比、月对比、年对比加强对设备的点巡检及维护保养。该中心还充分发挥技术员、点检员等专业人员的作用,确保隐患早发现、事故早处理、备件早准备,为月计划检修安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该中心瞄准行业先进的维护指标、同种设备的备件使用寿命进行对标,在对标过程中发现不同车间分别在维护工作上的优缺点,在技术上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该中心还将备件维护成本、责任和考核细化落实到各车间维护作业区,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的管控模式,让每名维护人员和设备管理者都变成备件管理责任的主体,根据车间内部的指标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管控方案。同时,该中心统一现场设备备件种类,选取性价比高的品种作为统一备件使用。
推广先进操作法
承钢维护检修中心绝大部分岗位是设备维修和检修的技术工种,实践性非常强。职工的技能水平和操作方法,不仅直接影响着生产节奏,而且决定着能否降低吨钢维修费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该中心诞生了多项职工自主发明的专利和先进操作法。为了更好地激发职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热情,该中心开展了推广先进操作法活动。
该中心对先进操作法进行总结,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各车间的年度经济考核责任制,通过先进操作法总结提炼这个载体,让职工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在推广层面,中心强化指导,解决实施过程中怎么做的问题;在管理层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和公平、公开、公正;在实施层面,班组长强化指导检修。
激发全员创新动力
“任何一个操作方法只有应用到生产实践,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也才有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承钢维护检修中心职工孙东辉如是说。作为掌握高超技术的受益者,孙东辉深切地体会到技术推广和创新应用的益处。7月初,承钢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团队优势,立足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创新,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承钢以技能大师为带头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技术创新团队,完善名师带徒、拜师学艺制度,增强了生产一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推广先进操作法工作中,突出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应用,促进先进操作法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降本增效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高炉气密箱改进与快速修复先进操作法”通过改进装配和密封工艺,轴承可以重复使用,气密箱使用寿命成倍延长,为企业节省费用10万元。职工自主设计的油气润滑废油回收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服务生产过程中,润滑效果好,明显延长了轴辊使用寿命。
先进操作法总结提炼作为职工成才的展示平台,越来越受到一线职工的关注。事实证明,该项活动不仅为操作岗位中涌现出好方法、好经验提供了一个交流推广的平台,而且对提高整体操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更为承钢降低吨钢维修成本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