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备受瞩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最快或于本月公布。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将对处于寒冬中的钢铁行业是一大利好。
京津冀一体化指日可待
今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力度也不断加大。据新华社报道,即将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为:打造“两核三轴一带”,“两核”指北京和天津,“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和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关村、曹妃甸并称为三大重点开发地区。
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入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过去,京津冀三个行政区的壁垒非常严重,这些年一直在提京津冀一体化,但是进展却
非常缓慢,就是因为推动力不足。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政府推动力度的加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出台,谈论多年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实现指日可待。
将大大拉动首都经济圈钢铁需求
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主要是构建布局合理互促共进的城镇发展体系,建设首都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首都经济圈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京津冀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等。将掀起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一股高潮,受益于基建需求回升,钢材需求将大大增加,钢铁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在“第十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4年会”主题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与布局”的演讲中表示,未来的京津冀发展潜力将非常大,大量的农村人口将会转移到城市,他们需要大量住房,城市规模会随之扩大、数量也会增加。虽然目前钢材市场遇到宏观调整、经济周期回落的不利影响,但未来,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钢材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认为,京津冀地区功能格局的变化,将带来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功能区的市政工程、会务会展中心、标志性建筑等城市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将加大力度;同时,京津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重点是交通先行。早在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近年来京津冀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速铁路、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与港口、机场共同组成的放射圈层状综合交通网络。但很多公路与邻近省市衔接不畅,成为名副其实的断头路,还有城际交通有待进一步建设,未来在公路、铁路、机场及城际轨道交通等方面将有很多建设空间,将会明显拉动首都经济圈的钢材需求,特别是铁路用钢和建筑用钢需求。
不过王国清也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发展,对于河北省的钢铁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些落后的、污染严重的、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市场洗牌出局,而竞争力强、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产能控制肯定是铁定的事实,环保和产能控制都不会因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有所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