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近四成深圳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适合购房

发表日期:2015-01-23 09:35:14 兰格钢铁

近日世联行发布2014年年报,称购房者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比例已接近预期房价下跌的比例,而未来半年入市的可能性有所增加。据世联行表示,该季度购房者信心指数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反映出目前楼市整体态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近四成深圳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适合购房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受访的购房者中有31 .1%表示未来半年适合购房,较上季度上涨2.8%,而表示不适合购房的置业者占比为27.4%,较上季度下降3.1%。时隔五个季度,表示未来适合购房的置业者占比再次超过认为不适合购房的置业者占比,表明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再次发生微妙的变化,观望情绪逐渐退散。 由于看好近期的置业时机,本季度表示有意在未来三个月至一年内置业的购房者占比有所提升。有19.1%的购房者表示会在近三个月内置业,14%的购房者表示会在半年内置业,31.2%的购房者表示会在一年内置业。近期置业者占比的提升,意味着未来成交量继续回暖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对深圳而言,去年第四季度仅10 .8%的深圳购房者认为当前房价较半年前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这一趋势也影响了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判断。本季度高达66.1%的深圳购房者看涨未来半年房价,表明深圳未来半年涨价预期已形成。从购房的预期来看,39%的深圳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适合购房,61.2%的深圳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成交量会继续提升。 刚需和改善型置业者信心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世联行发现,客户购房信心分化更加明显。其中,首置和改善型购房者置业信心提升,投资客置业信心出现下降。但除投资客和多次置业者外,其余各类购房者预期房价下降的比例仍高于预期房价上涨的比例,预示着未来半年房地产市场的降价压力犹存,但继续趋于缓和。 据世联行分析,这种分化的主要原因为:二套房认定标准“认贷不认房”的实施和首套房贷利率的降低大大改善了自住型购房者的预期,而2014年随着强调控逐步退出,市场机制自发调整的作用逐渐在房地产市场显现,房价由过往的单边上涨将走向区间波动,投资客购房意愿处于低位。 世联行总结说,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顶部已基本探明,作为政策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房地产调控只字未提,市场机制将充分发挥作用,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向均衡点回归。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看涨房价者占比小幅低于看跌者占比,未来半年房地产降价压力依然存在;看好未来半年购房时间的置业者占比已超出认为不适合购房的置业者占比,预示着潜在需求进场的意愿在提升,有助于推动2015年成交继续好转。 相关新闻 近4成90后要先有房再结婚 不买房是伪命题 当中国地产业步入2015,在政治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企业转型与社会转轨的焦虑与不安氛围正在弥漫。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互联网下成长、难以琢磨的90后……围绕购房主体的洞察与争议,成为地产界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与之相伴,90后作为正在成长的消费主体,他们的住房消费观念决定着房地产业的未来。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演讲,抛出“九零后压根就不买房”言论,震动地产界。言犹在耳,2014年年末,社科院抛出一份研究报告直指,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90后真的不愿意买房吗? 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90后们,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聆听他们的买房观。 我们共收回102份有效调查问卷。受访者中,工作时间一年以下的超过4成,工作了1年到2年,将近2成;有26%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拥有本科、专科、硕士学历和学位成为占比最大的人群。 调查的结论令人深思。追求自我价值、被誉为“二次元”一代的90后,尽管生活方式与80后、70后呈现差异化,但在住房消费观上,远非“不买房一代”可简单概括。 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结论,不一样的90后。 谁说90后不买房 崇尚生活品质、个性张扬的90后不买房?是误读还是真相? 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直戳地产商的敏感神经。社科院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一方面九零后认同传统国人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们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们有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而在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提出,“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90后,压根不需要买房。”同样在业内引起热议。 支撑马佳佳“不买房”的理由是:人们买房是因为传统的念土情结和婚姻观念,或者是资源分配中的投资增值。但90后是理想化、个性化的一代,传统的买房行为对“90后”意味着重资本,无闲钱做其他事;买房会限制自由;想摆脱与婚姻相捆绑的传统观念束缚。于是,“90后”对于房子,要么继承,要么放弃,要么成为居无定所、住遍全世界的最牛酒店的城市新贵。 更有媒体对无意于购房的年轻人大加赞扬,称他们观念“进步”。只是,九零后真的不愿买房吗? 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九零后们,聆听他们的买房观。我们通过对102名九零后调查后发现,有六成的九零后有买房的意愿。在剩下不愿买房的九零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有三成是不愿意被束缚,有一成是长辈留有房产。 在调查中,“房价太高”、“没钱”、“压力大”是频繁出现的字眼。受访者中,有超过90%以上的九零后反映房价过高,对于他们而言,房子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我们也想买房,只是价太高” 1991年出生的王文卿是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之前有过一年的工作经历,这也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内敛与稳重。对于买房,他显得较为坚定,他认为在上海这个城市,如果有房子很多事情会更方便。何时买房,王文卿也给出了准确的回答,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当一切都安定下来,有了稳定的收入,会适时的选择买房。提到如何付款时,王文卿说,可能父母会资助一部分。 九零后中,“王文卿”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而对于买房,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抗拒,有的目标甚至很明确。 受访者中,有六成的九零后有买房的意愿。在剩下不愿买房的九零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我们通过对比后发现,在校大学生们对于买房,除了认为房价过高,其他并无多大概念。而对于已经步入职场的九零后们,随着工作年限的累计,对于买房的概念逐渐清晰,考虑到结婚、居住需求,他们买房的意愿会逐渐变得强烈,并会为此付诸努力。 对于马佳佳“90后不买房”的观点,王文卿笑道:“她是女生当然不用买房啦,买房是我们男人的事。” 在中国,买房似乎是永恒的主题,不论是现在的“90后”还是未来的“00后”,买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尽管九零后们更多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房,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也不得不让他们对现实低头,他们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完成买房的梦想。 受访者中,仅有一成拥有自己的房产,几乎都是由父母资助首付或者一部分房产甚至全部房款。对于他们而言,房子是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上海搜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14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7165元/平,环比2013年上涨10.99%。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内环内、内外环间、外环外的均价,正由原先的“5-3-1”格局步入“6-4-2”的价格区间,即内环内均价6万元/平方米,内外环间均价4万元/平方米,外环外均价2万元/平方米。 对于高昂的房价而言,90后的工资捉襟见肘。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毕业生的薪酬,其中大专生在2500-2800元/月,本科生在2800-3200元/月,研究生在3500-4000元/月。对于他们而言,大多数即便辛苦一整年,也仅能在买下上海一平米,买房,谈何容易? “不是我不想买,只是没钱而已。”一位九零后苦笑道。 结婚没房?那得看感情 调查发现,对于买房最主要的因素,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会因为居住需求而购买房产,有四成的受访者愿意为婚房买单,这是比例最大的两个因素。有不足一成的九零后会买房产投资,学区房因素暂时不会成为他们考虑的重点。 刚性需求是目前九零后主要的考量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买房和结婚的话题,有将近四成倾向于先买房再结婚,19.6%的人倾向于先结婚再买房,剩余43.1%的人认为结婚和买房无关。可见,奉行结婚买房的九零后大有人在。当然,也有不少人不想被禁锢,试图跳脱世俗的枷锁。 值得一提的是,丈母娘对于买房的推动仍然不容小觑。不少男生表示,如果未来丈母娘提出“没房就别想娶我女儿”,那也得微笑着乖乖接受。 相对而言,女生的自由度更大一些。抱着“买房是男生的事情”想法的人不少,也有不少女生愿意和未来的丈夫一起还房贷。虽然不少女生认为结婚和房子无关,但如果对方有房,无疑会提升魅力值。 赵琳(化名)是上海人,去年刚从上海一所大学毕业,平时喜欢看文哲史书籍,典型的文艺女青年。谈到买房这个现实的问题,她的逻辑非常清晰。她会因为居住需求而买房,也认为结婚和买房无关。当记者进一步问道:“既然买房和结婚无关,那如果男生没有房子你愿意嫁给他吗?”她考虑了一下回答:“有房最好,理论上我觉得结果只和爱情有关,现实会考虑。但是他没房,两家人能凑凑也行,没钱也要有未来。房子是个生活考虑因素,有房最好,没房看感情程度。” 创业还是买房?这是一个问题 上述提到的社科院的报告调查显示,如果给九零后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的钱,有超一半人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东地产》的调查同样得出类似的结论。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人选择创业,四成选择买房。 选择创业的人认为,买房子是一个固定资产,而创业,这个钱会生钱,有钱了还怕买不到房子? 创业最终仍然回归到买房。 不想创业的原因是:创业风险大,而且创业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过的。有钱的话先买房,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然后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调,如果说创业是不想被束缚、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样,买房也是为了买完之后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选择创业的人群中,男女比例各占半壁江山。九零后一代,越来越多的女生更加注重事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 “小姑娘需要独立,创业是一种选择。”“创业是梦想。如果真有钱,那我肯定选择创业奋斗一下。现在买房不急,而且是女孩子。” 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意识的闪光。而由男生买房这一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大部分人都想要一个属于自己房子。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在买房还是租房这个选择上,有将近八成的人倾向于买房,而不愿意租房。他们认为,租房不稳定,房东让搬家就要搬家,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安全感。更有人喊出,“我喜欢房子,我要主宰我的世界”这样的宣言。 张扬个性,我爱毛坯房 毛坯or精装修?对于开发商和建材商来说,毛坯房的建造周期更短,回款周期更快。在房产市场顺风顺水的日子里,除了样板房和少数工程,双方的精力集中在毛坯房上。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智之后,精装修项目就逐渐占踞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以万科为首,2007年,万科在全部的新开工项目里,装修房的比例还没有超过50%。到 2013年万科的装修房比例已达约九成,基本实现全装修的目标。 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如果万科无法实现精装修,就只是一个初级加工产业者,只有做了装修房,万科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万科董秘谭华杰曾表示,相比毛坯房,装修交付可以显著减少客户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更容易受到自住客户的青睐。 开发商逐步“试水”装修市场。但是,“万科”们,请看过来,我们九零后,更爱毛坯房。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中,只有三成选择精装修的房子,另外将近七成的人愿意买毛坯房。他们的观点是,“毛坯房可以自由发挥啊,可以改造啊,精装的无法改造,我可以把卫生间的门封起来,把储藏室改成我的衣柜。”“人家的装修不满意,还要拆,多麻烦。” 九零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卓有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注重自我。他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 (南方都市报)

相关阅读
近四成深圳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适合购房[09:35]
深圳打开电力市场化新门窗[08:40]
深圳房企进军房地产多城淘金 连拿北京3宗高价地[01-19]
十七家房企预警名单流传 深圳楼市怎么了[01-19]
深圳楼市2015 绕不过去库存压力但房价或仍上涨[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