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的探底之旅依然没有结束。本月26日再度迎来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的“13连跌”。此次下调后,全国大部分省市92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进入“五元时代”。油价这趟探底之旅,到底暗藏着哪些因与果、危与机? 市场行为还是“阴谋”? 熟悉油价的读者都知道,这一轮国际油价大跌是从2014年6月20日开始的,截止到上周末,原油收盘价48.55美元,算下来正好下跌60%,最低点是1月13日46.4美元。此后虽然有所上调,但依然低于50美元。国内油价已经创出13连跌的纪录,跟半年前相比,车主加一箱油(50升)可以少掏100元。 影响油价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综合分析,供求关系、地缘政治以及美元走强是这次国际油价不断跳水的主要原因。中国国际经验交流中心理事长助理吴越涛长期从事能源问题研究,他表示,本次国际油价下跌最主要的因素是在供给方,国际石油总供给大于需求。2014年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但不同经济体发展不均衡。除美国外,新兴经济体、中东部分地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依然承受多重压力,面临投资意愿下降、需求不足、产出降低、货币流通减速等问题,因此2014年的原油需求增长降至2009年以来的低点。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在2014年扩大了石油生产,页岩开采导致产量上升,而欧佩克、俄罗斯、沙特等石油输出组织与国家也一直不减产,因此2014年一季度以来,全世界原油产量有100万桶的富余量,石油供应明显过剩,价格因此进入下跌通道。 有分析认为,这一轮的油价下调过程还伴随着地缘战略冲突,去年,作为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是导火线,这影响了俄罗斯与欧盟的传统能源关系,令供过于求的形势更明显。在这过程中,阴谋论满天飞,一个流传甚广的消息称,美国通过鼓励沙特扩大石油开采量来打压油价,给俄罗斯经济造成沉重压力。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前几天就油价下调表示,50美元/桶的油价,受损的是俄罗斯,而不是原油生产商。 而去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了国际油价的走势。研究表明,15年来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保持着较高的负相关性。2014年7月起美元走强,至11月底美元指数已突破89点,创4年来新高。在这过程中,原油价格也不断走低。 14连跌是否可期? 实际上,我们也就是在最近半年内才分享到油价频繁下调的果实。从历史上来看,油价一直处于跌跌涨涨的状态,在2008年至2014年,油价大多时间在100美元以上区间运转,还曾突破145美元,一度引发人们对于能源危机的深深担忧。现在,油价已经跌破50美元,未来是继续下降还是企稳回升?这是全世界都关心的话题。 关于油价走势的说法呈现分化。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表示,2015年油价将低至30美元/桶;很多华尔街投行预测,油价在未来几个月兴许会跌至每桶40美元。阿联酋经济部长则预计油价将在今年年中上涨。综合分析,南都记者认为,原油市场的供需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再平衡。近期油价将持续在40美元价格区间震荡。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全球石油求大于供,2014年的原油需求增长降至2009年以来的低点,这是油价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走低的一大原因。而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美国能源信息署均持续下调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在去年12月12日,IEA表示,该机构预计2015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增90万桶,较此前预期下调23万桶,也仅略高于今年70万桶的日需求量。综合目前各国的石油生产情况来看,近期石油的供应仍将过剩。这对中国车主来说是个好消息,起码大家不用担心近期油价会上涨了。 另外,全球各大汽车厂家也在不断研发新能源产品,让汽车减轻对石油的依赖,这也是油价回调的一大动力。 但持续低迷的油价将造成一系列问题,很多经济学家担心很可能加剧全球通货紧缩风险。野村证券美国首席经济学家刘易斯·亚历山大就表示,目前很多经济体正面临较为严峻的通缩风险,低油价可能给其带来更大风险。对俄罗斯来说,这种打击尤其致命,俄罗斯央行去年底就发表评论称,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60美元的水平,在2015年,俄罗斯国民经济毛收入将减少4.5%到4.8%。因此未来不排除部分国家联手救市、阻止油价继续下跌。 2月9日0时将迎来农历春节前最后一轮汽柴油调价节点,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不会迎来“14连跌”?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成品油价格下调落实后,新一轮计价期成品油调整趋势暂不明朗,存在搁浅的可能。 成品油消费税会否再调整? “成品油迎来13连跌,但这次消费税没有涨了!”这是很多车主在1月26日听到油价下调时最关注的信息。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成品油价格暴跌,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随着下挫。但在去年11月28日、12月13日和今年1月13日这三个调价窗口中,成品油消费税也随着提高。在去年11月28日,成品油价格下调,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规定,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 .12元和0 .14元,与油价降幅相抵,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维持不变。 虽然近期油价已经出现了13连跌,但展望后市,中宇资讯分析师徐丽娟认为,尽管美国经济形势向好,但供应宽裕而需求疲软强势利空,美元指数强劲、能源机构看空后市等一系列利空因素持续对国际原油施压,后期仍有震荡偏下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国内油价短期内仍将维持低油价运行。由于在前段时间油价下跌过程中,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三次提高,未来油价继续下行时,消费税是否也随着调整,成为坊间关注的一个重点。此外,未来一旦国际油价上涨,成品油消费税是否也会调整,这也是未知数。 目前我国成品油消费税的调整没有明确标准,根据我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因此,只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上报国务院,经过国务院批准,就可以对消费税税率进行调整。在两部委看来,提升成品油消费税的目的在于促进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因此并不排除未来两部委还会以税率调整来对冲价格下降,达到控制尾气排放增加的目的。 因此,在未来油价的震荡过程中,如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成品油调整机制,制定合理的参考标准,将成为今年油价调整中的热点话题。 新能源车市场会否受影响? 在国际油价不断创新低的同时,新能源车的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目前,各大品牌车企的新能源车推广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在1月中旬举行的北美车展上,丰田推出其首款全新氢燃料电池车型,新车名为M irai。宝马方面,最近宝马i3纯电动车以进口新能源汽车的身份获批第一张免费上海牌照。目前全国共有11家BM W 5S经销商能为i品牌车型提供销售及售后服务,未来还有更多经销商加入这个行列当中。2014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车元年。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320%;纯电动汽车销量45,048辆,较2013年上升了211%。 在过去,出于对能源危机、燃油成品的担忧,各大品牌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新能源车的研发力度。而成品油供应过剩,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是否会受到阻拦呢?如果车主基于降低油费的目的购车,那么油价下调肯定会影响车主购买新能源车的积极性。但从市场情况来看,这一类客户目前并非新能源车的主力销售对象。“目前比亚迪电动车的车主大多数为企业高管、知识分子,他们有很好的经济条件,乐于尝试新技术,环保意识很强。”比亚迪广州销售员小孟表示。的确,普通市民一年的油费支出不足1万元,新能源车虽然有能耗低的特点,但其购买、使用成本并无明显优势。 因此就目前来说,使用成本低并非新能源车的优势。雷诺-日产联盟的C E O卡洛斯·戈恩在周末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表示:“我不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慢下来。低油价让那些追求低使用成本的消费者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选择,但是还有很多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考虑到的不仅仅是成本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虽实施汽车限购,但对新能源车往往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当地政府还会给予车主各种福利。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购行列,而它们为新能源市场所设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会让更多的车主接受新能源车,从而提高其销量。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去年也强调2015年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不变。可以预见,今年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广阔。 车企新车计划会否改变? 油价下降之后,车主可以放心踩油门了,大家看到大排量车,也不会马上联想到“油老虎”了。那么,这会不会影响车企的新车推广计划,生产、研发更多的大排量车型呢? 南都记者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目前在车企的新车推广、研发计划中,油价下调的影响并不大。一汽奥迪、宝马汽车、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很多品牌都有经销商告诉南都记者,今年车企的推新车计划仍按正常进行。“2015年,奥迪在国内将上市的新车有新A 7、全新T T、新款A 6、全新Q 7、新款A 1以及A 3e-tron等,这些是早就定下来的。”有奥迪销售经理告诉南都记者。 正常来说,车企需要提前几年制定新车战略,新车往往按“3年一个中期改款,7年一个大改款”这样的周期来进行,因此这两年的新车推广战略并不会因油价而改变。 市场需求引导着车企的产品计划。在2014年以前,大排量SU V的销量一路高涨,这是车厂生产大排量产品的动力,而目前虽然这个市场仍然有大量的需求,但是环保节能、勤俭节约的风气已经对土豪产生了影响,虽然他们对车辆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也能接受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等提升动力的方式,而并非一味追求大排量产品。 另外,各国政府的态度也将引导汽车消费趋势,除了环保节能产品受到鼓励与支持外,互联网汽车的研发也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支持,比如说,去年7月份,奥巴马向美国汽车制造商强调,应加强车联网技术的研发,减少拥堵和车祸的发生。因此未来车辆对复杂路况适应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汽车驾联技术将成车企竞争的一个新阵地。 因此,就未来几年的车企策略来看,虽然目前能源危机的压力并不大,但厂家的重点是新能源汽车、小排量大功率涡轮增压产品以及互联网汽车。 另外,今年车企新车的一大重点是SU V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SU V市场有30来款新车即将推向市场,而其中有不少10来万元的小型SU V。这部分车主对养车费用比较敏感,因此油价下降,将会令他们更加爽快埋单。另外,从去年开始,7座SU V的需求逐步上升,油价下调将会降低客户的养车成本,这一类产品对车主的吸引力将增加。在刚刚过去的2 0 1 4年,国内S U V市场同比增长36.44%,首次在乘用车市场上突破了20%的占有率。而油价接连下调,无疑能帮助SU V市场提高占有率。 因此,对打算推新车的企业来说,油价13连跌依然是一大利好。 大排量车型的春天? 章先生在本月23日买了一辆雅阁轿车,他原来在2.0L与2.4L之间犹豫了一段时间,而听到油价会在26日下调的消息,他终于选择了更大排量的2 .4L版本。“虽然销售员说2.4L发动机采用了本田的先进技术,油耗比2.0L版本高不了多少,但此前我还是挺犹豫的,油价下调给了我一个买2.4L版本的理由。” 的确,油价下降后,像章先生这样的客户,在选择同一车型的大排量版本时顾虑小了一些。在采访中,好几位销售员表示,广州限购之后,客户的购车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喜欢同一车型中的高配、大排量版本,但有些车主会因为油耗的原因而放弃大排量版车型。而这半年油价频频下调,车主对油耗的敏感度也随之降低,销售工作更容易展开。 对汽车行业而言,油价一路下跌是利好,可以降低车主的养车压力。但在走访市场过程中,南都记者发现,豪华品牌、合资品牌经销商并没有把油价下调作为一个重要宣传策略。“现在广州市中心的停车费比较高,有些车主每月需要支付的停车费比油费还贵,因此客户不太可能因为油价大跌而购车。但我们会增加一些购车、老客户转介绍送油卡活动,这种活动对车主的吸引力比送精 品 更大。”天河区一位日系品牌经销商告诉南都记者,油价下调给经销商提供了促销的灵感。 但是自主品牌市场的情况有些不同。好几位自主品牌经销商表示,油价下降对自主品牌的利好大于其他细分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者大多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他们的事业往往处于起步阶段,非常重视用车成本,现在油价屡创新低,车主买车时会爽快一些,也更加愿意考虑排量比轿车大的SU V车型。另外,油价进入5元区间后,他们用车时的顾虑也会减少,这也有利于售后保有量的增加。 采写:南都记者 林辉莹 实习生 叶可可 南都制图:刘寅杉 微调查 油价13连跌,哪些车主最敏感?多数私家车主漠不关心,大货车司机比较在意 油价13连跌,不少车主表示无惊喜,毕竟,这边“跌跌不休”,那边消费税却不断上调,人们早已见怪不怪,甚至不屑一顾。究竟,我们身边有哪些车主还对油价敏感?本周,南都汽车对车主们进行了一次民意小调查,得到有效调查样本150份,从中可以看出,很多私家车主已经对油价连跌漠不关心,只有以汽车谋生、运输类的大货车司机,才会被油价的起伏触动着神经。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受访车主购买车型品牌的跨度,覆盖自主品牌到豪华品牌,面对油价13连跌,只有少数车主存在惊喜心理,有部分人则感到失望。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对油价波动漠不关心。值得一提的是,老司机、中高级车型车主纷纷表示,自己基本上不会再理会油价高低。这固然是由于车主们坚信油价会回调的原因,也与消费税上升,造成车主们坚信成本省不了多少有关,更有不少车主觉得,比起停车费暴涨,油价支出的细微变化,吸引不了他们关注。相比之下,那些刚刚买车或者座驾升级、以车辆谋生、货运大客车车主,此时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对于这些车主来说,形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油价连跌,实际上省得不多,却在心理上给他们带来了慰藉。尤其是那些靠汽车谋生的营运车辆、运输类大货车车主,有接近半数人认为油价连跌使他们受益最大。 1、你对目前国内油价13连跌持什么态度? A、惊喜 21% B、麻木 48% C、失望(消费税上升) 18% D、说不清13% 2、你觉得油价连跌有没有对你用车成本带来直接影响? A、有,很明显降低了 养 车 成 本 。20% B、略有一些,但并不明显。57% C、基本上没有。14% D、没有去关心过这个话题。9% 3、油价持续下跌,你认为哪些车主受益最大? A、小排量车私家车主5% B、运营类车主49% C、运输类大货车车主38% D、大排量车私家车主8% 网友评论 网友智智涛:跌跌不休?还有人开心?一块一块地涨,一毛一毛地跌? 网友索菲亚:看来,我入手豪车还真是及时,正赶上油价连跌的时候。 网友你是我的大苹果:连跌之后,我已经麻木了,我都很久没有关心油价了,先解决了停车、堵塞这些硬伤再说吧。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