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首钢—协同,让企业运营更高效

发表日期:2015-08-18 09:29:32 兰格钢铁

——首钢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系列报道之三 铁前一体化,迁顺一体化,组织机构调整优化…… 伴随着首钢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工作的稳步推进,各项管理层级在逐步减少,管理界面也在逐步减少,进一步挤压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水分”和创造价值不高的环节。 与此同时,由于肩负的职责进一步加重,各单位各部门沟通的频率在逐步增多,协作的深度也在逐步增强。有更多的任务需要大家去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共同完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协作中,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精细的工作作风,出色完成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不仅诠释了新一代首钢人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的精神,也进一步提升了协同能力,彰显了协同效应。 让我们从中采撷几个片段,去感受协同的力量。 让水煤浆点火成历史 “烧结机点火器改造完成后,圆了我们一烧职工多年来的一个梦,每个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尽管事情过去快两个月,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一烧结作业区首席作业长吴桂辑谈起烧结机点火器改造的事儿,脸上依然抑制不住兴奋。 原来,一烧结作业区6台99平方米烧结机先后采用重油、水煤浆点火工艺,这种工艺,能耗高,点火温度低、火焰不均匀、烟气和粉尘污染大。 “出现故障时,水煤浆流的满地都是,特别脏,而且烟气产生的粉尘落在烧结矿表面,还影响了质量。”吴桂辑说。 今年年初,矿业烧结厂与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整合,一烧结作业区烧结机焦炉煤气点火改造作为“短平快”项目被提上日程,在经过精心的前期筹备后,工程于3月3日破土动工。 股份公司技改工程部工程管理室工程组织员戴辉从始至终参加了整个项目过程。“项目定下来之后,我们与相关单位进行了精心的前期筹备。动工后,由于烧结区域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我们与炼铁作业部、施工方等多家单位,仔细研究管网布局,精确制定施工路线、强化施工方案,大家协同配合,圆满完了土建施工、管道铺设等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奠定了基础。” 4月9日,第一台烧结机点火器改造进入停机施工阶段。戴辉说,从这一天开始到工程结束,他几乎就没有准时下班过。“为了缩短点火器停产改造时间,减少对生产运行的影响。我们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多,与炼铁作业部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监理、设计人员一起密切沟通,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全力推动工程进度。每台烧结机点火器改造计划15天完成,实际上大部分9天就改造完了,最快的只用了7天。” 6月17日,最后一台烧结机点火器改造成功并顺利投产,工程竣工节点比计划提前了2个月,结束了点火燃料使用水煤浆的历史。 改造后,由于点火燃料使用燃烧热值更高的焦炉煤气,提高了炉膛点火温度,烧结矿质量明显提升。6月份,转鼓指数完成85.69%,比1月份提高1.71%;平均粒级完成25.66毫米,比1月份提高3.54毫米;输出结矿实物质量全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点火消耗较1月份每吨下降1.3元。同时,区域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为了满足点火器改造后的能源需求,股份公司各单位树立全公司上下一盘棋思想,协同配合,炼钢作业部、热轧作业部大力推动板坯切割改造、加热炉燃烧系统改造等工作,降低焦炉煤气使用量,最大限度满足烧结生产需要。能源部细分用户流向,优化能源平衡,为焦炉煤气的平衡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 让检修也参与一体化 3月27日,股份公司设备维检中心40余名精兵强将离开了迁安,奔赴顺义,他们此行有何目的? 首钢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使位于顺义的冷轧公司和位于迁安的股份公司成为命运共同体,迁顺一体化管理横空出世。按照安排,冷轧公司连退、酸轧生产线于3月28日至4月2日进行强化检修,设备维检中心承接检修项目24项。维检中心40余人前往顺义是去参加检修。 对于这次检修,股份公司高度重视,设备部部长亲自率队,带领骨干人员围绕检修计划、备件准备等进行沟通接洽。维检中心多名技术骨干和专业人员提前两次到冷轧公司现场进行摸底勘察,根据检修项目逐一熟悉设备,搜集相关图纸资料,掌握设备参数和功能精度。随后组织有关科室和作业区围绕每一个检修项目进行技术交流,制定了检修组织方案,并针对重点检修项目,编制了八套作业指导书。 检修中,维检中心参战人员精心组织、精细施工,精准控制,确保质量。与冷轧公司相关人员互相沟通,团结协作,确保进度。“检修工作总体上说比较顺利,但是难题也不少。”作为此次检修的亲历者,维检中心业务室工程师陈虎举了个例子:“酸轧线1号张力辊2号减速箱输出轴接手和3号张力辊2号辊接手保护性拆除就是两个难点,这两个接手与轴是无键连接,配合非常紧,过盈量达0.2毫米。对此,我们提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制定出三套方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其中对液压拉马的压力、烤把数量和烤接手的时间、温度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结果刚用到第二招,接手就已经'服软’了。” 在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由维检中心承担的项目提前一天顺利完成,不仅打造了规范化、标准化检修的精品工程,还实现了安全、质量、工期三个百分百目标。 7月10日,冷轧公司二号镀锌线检修,设备维检中心再次派出检修团队开赴顺义参与其中,并优质、高效完成了全部检修任务。 据悉,设备维检中心参与冷轧公司检修今后将成为常态,双方在检修上的配合将越来越多。 让物资保供更给力 生产过程中,原料供应不上,对于各工序环环相扣的钢铁企业来说,那可是要命的事儿。 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烧结工序就曾经面临过这样一件事。5月7日,由于炼铁作业部白灰窑地理位置特殊,受外部因素影响,自产白灰虽已仓满,但无法输出,烧结矿生产因为没有白灰,面临断料停产的危险。 怎么办?怎么办? 急促的电话打到了股份公司物资供应公司调度室。 得知这一情况后,物资供应公司及时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协调联系安排加急外购白灰。 物资供应公司炉料室采购员刘斌,接到任务后连夜协调唐山、抚宁地区供应商,要求供应商紧急锁定资源,增加运输车辆,把具体增加量细化到每一个供应商,在原日供300吨外购白灰的基础上,增加了1300吨供货量。而后,刘斌将信息向调度室做了汇报,并不分昼夜关注外购烧结白灰在途、到达情况,在各专业部门的积极协调组织下,保证了外购白灰在最短的时间进厂。在持续近一周的保供攻坚战中,满足烧结生产需求。而这件事,也只是物资供应公司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物资供应公司围绕“跑赢市场”,增强“服务”意识,细致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克服搬迁、机构调整、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高效协同聚焦服务,建立完善市场分析研判机制,确保价格优势;不断探索原燃料采购新模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组织专业部门人员积极深入到硅钢事业部、炼钢作业部、炼铁作业部等单位进行走访对接,围绕原燃材料采购进厂、过程管控等方面共商保障供应之策,共谋降本增效之法。走访中,物资供应公司专业领导先后向各单位征求对原燃料等物资保供的意见、建议,并针对一些问题当场进行了解答,对涉及第三方工作上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此外,物资供应公司按日以《供应快讯》公示市场走势,按周对燃料、钢材、外矿、生铁、有色金属等40余种物料20余个市场价格波动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基地物料需求,按月组织各生产基地召开市场形势研判分析会,详细了解各基地物料需求情况,形成了协同高效的沟通机制,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完成保供任 务、降低采购成本奠定了基础。 让缺陷无处遁形 今年以来,冷轧公司产品缺陷明显减少,订单兑现率逐月提升,这其中有什么秘诀?记者从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领导李树森那里找到了答案。 “2015年前,都是我们和冷轧公司技术质量部在进行产品技术质量方面的沟通,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强化质量一贯制管控,从今年1月份开始,迁顺两地建立了作业部、作业区以及具体人员之间的交流机制,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探讨和研究,共同寻找解决之道。”李树森说。 “同时,迁顺两地还搭建了数据互换平台,在生产过程中,迁钢公司把冷轧基料的带钢断面轮廓、浪形、平整度、楔形等这些工艺参数提供给冷轧技术人员,他们根据这些数据去做生产上的调整,对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树森坦言,很多冷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遗传”很多热轧工序缺陷。原来冷轧产品出了问题,上下工序协同效率低。沟通联动机制建立起来后,大家共同对出现的缺陷进行研究、判断,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前期,冷轧产品总是时断时续出现凸棱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批量出一次,而且出完还没办法控制。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品种工程师张誉公与其他产品工程师,经过反复沟通、研究、分析,对这个缺陷进行攻关,同时跟踪产品各生产环节,最终把产生凸棱的原因给找到了,到7月份基本上使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生率从5月前1.59%降低到目前的0.49%。 首钢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整合了首钢总公司技术处和质量处、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迁钢公司技术质量部以及部分冷轧公司技术质量部四个层面的职能,迁顺产线实现了全流程一贯制的质量管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协调沟通,方便解决问题,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优化了上下工序交货标准,重新审视了问题处理流程,明确了责任,从4月份开始,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和冷轧公司技术质量人员每天都组织一个视频会,从6月开始每两周召开一次汽车板推进会,对产品研发、过程控制、质量追踪等各种问题进行互动沟通,交流研讨,逐项跟踪抓落实。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交流调研,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派驻工艺技术人员到冷轧公司,共同解决问题。 李树森告诉记者:“迁顺线各工序技术人员、股份工艺产品工程师及技研院研发人员多层面工艺技术人员共同沟通商讨解决问题已经是常态,有些缺陷的产生是全流程的,多工序技术人员一起交流,更有助于协同解决问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冷轧公司酸轧、连退、镀锌工序主要缺陷较去年有明显降低,如酸轧因热轧原料镰刀弯等缺陷跑偏断带由去年的月均6次降低到今年的月均3次,连退炉内麻点降级量由去年的缺陷覆盖率43%降低到今年5月覆盖率为零,连退黑油印由去年12月以前月均170吨降低到今年的月均为零,镀锌工序2014年镀锌汽车外板表面尺寸小于1毫米锌渣数量在60个/平方分米,2015年通过攻关镀锌汽车外板表面尺寸小于1毫米锌渣数量降低到18个/平方分米。 据了解,股份公司今年汽车板订单兑现率从1月份80%提升至7月份90%,综合质量带出品率由2.96%下降至1.77%。 众人拾柴火焰高,首钢构建钢铁板块管理平台,让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各工序相互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的大好局面,“1+1>2”的协同效应更加凸显。正因为大家注重协同配合,所以工作才更加优质高效。

相关阅读
长治市领导到访首钢[08:55]
首钢团干部培训班开班[08:54]
首钢-销售公司广州分公司顶住压力开拓市场[09:26]
首钢—协同,让企业运营更高效[09:29]
首钢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会议[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