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美国经济学家迪顿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表日期:2015-10-13 10:01:39 兰格钢铁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2日晚,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美国经济学家迪顿(Angus Deaton)因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而获奖。 获奖理由: 具体的说,迪顿解决了经济学中的三个重要问题:1.消费者如何决定个人支出在不同种类商品上的分配? 2.社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如何分配和两者的互动关系? 3.如何最好地衡量和分析人类的福祉和贫困? 关于第一个问题,迪顿在1980年前后与他人联合创立了名为“近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可以灵活而简单地估计各种商品的需求在何种程度上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及个人收入。除了学术上的意义,AIDS及其改进版共同组成的标准化工具可帮助政府、机构、团体较为准确地评估政策的影响。比如,对某种商品加税,大家都可以知道商品的需求会下降,但具体下降多少,迪顿的AIDS工具可以准确地告诉你。再比如,政府提高个税起征点,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全国的内需自然会增加,但具体会增加多少,也需要求助迪顿及同僚研发的这类工具。 第二个问题,迪顿在1990年前后对当时流行的从总收入和消费角度建立的消费理论提出批判,他认为,正确的消费理论应从个人入手,考察个人如何使自己的消费适应自己的收入水平。他发现,个人消费对个人收入适应的波动性与社会总收入的波动是完全不同的。迪顿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对个体数据的分析是解释整体数据发展趋势的关键,现在这种研究方法已在现代微观经济学得到广泛应用。最简单地打比分,你和小明是哥们,你一个月收入1万,他开始也是,后来他发了一个月赚100万,你们的整体收入增大了50.5倍,但小明在某种商品(比如米饭)上的消费,不可能也增大几十倍,你还是吃那么多,而小明富了也不至于炫富到吃几碗再倒掉几十碗,同理,他在其他商品上的消费变化也不太可能是增大50.5倍左右。小明发达之后的消费习惯,需要对这种收入的人群具体观察。千千万万的你和小明的消费状况加起来,才能得到社会整体的消费变化状况。 第三个问题是迪顿较近期的研究方向,他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个体家庭,他展示了可靠的个体家庭消费水平指标可用作辨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工具,以及巧妙地运用家庭数据可以理解收入和热量摄入、性别歧视等等事关人类福祉和贫困指标的关系。总而言之,迪顿对家庭调查的专注为经济学从基于整体数据的理论研究,向同时基于详尽个体数据的实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阅读
从经济诺奖新得主 看全球经济新格局[08:32]
黄祖斌:中国经济增长快一点有什么用[08:44]
美国经济学家迪顿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0:01]
美国重磅经济数据接连登场 本周美元多头再受挑战[09:25]
新晋经济诺奖得主:穷国更需强政府[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