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17日凌晨3点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联储9年多以来首次加息,表明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政策开始远去,符合市场预期。虽然美联储加息, 美元升值会对大宗商品行情形成沉重一击,但也有可能迎来商品市场供需格局“拐点”,推动价格触底回升。
一、美联储加息沉重一击,商品市场否极泰来
一般而言,美联储加息会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双重汇率利空影响。首先是美元因此升值,从而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行情承压;其次是资源产出国货币贬值,致使跨国公司使用上述货币支付的生产经营成本下降,能以新低价格挤压对手。受其影响,预计美联储加息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相应跌落。
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深跌。反映一揽子国际大宗商品综合价格表现的CRB指数在11月下旬触及183点,创下14年新低。其中原油价格数次跌破40美元/桶关口,铁矿石价格达到30美元/吨。受其影响,很多高成本企业利润急剧缩水,出现严重亏损,被迫减产。如果今后大宗商品价格因为美联储加息再次下跌,极端情况下石油价格低于30美元/吨、铁矿石价格低于30美元/吨等,将会引发更多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从而开启供求改善阀门。现在市场传言中国九大铜生产商已经达成协议,将于2016年减产精炼铜20万吨,相当于2015年产量的5%。可以相信,随着价格的继续走低,市场机制的强制性效应进一步显现,大宗商品市场有可能否极泰来。
二、美联储加息意味着全球经济逐步改善,大宗商品需求向好
美联储加息与否具有先决条件: 首先是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其次是通胀重返2%,或者是中期内朝着这一目标方向运动。此外,美联储决定是否加息,也考虑到了世界经济和全球物价走势。因此,如果美联储决定开始加息,在不严重误判形势的情况下,那就意味着美国和全球经济糟糕时期已经过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利多而非利空在,表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将因经济复苏而逐步增加。
受到前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驱动,2015年美国经济平稳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第2季度经济(GDP)增长3.7%,第3季度经济增长2.1%,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不会低于2.0%,位于长期潜在增长水平附近。美联储加息,当然刺激世界各地美元向美国本土回流。这种回流,势必会在一段时期内会强化美国经济增长。高盛预计,美国经济将在未来一年内结束“龟速复苏阶段”,实现快速增长。由于美国经济是目前全球经济复苏“领头羊”,美国经济增长率因此获得提升,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三、美联储加息引发资金回流,对于中国需求影响不大
应该说,美元加息与其升值所引发的资金回流,就世界各国而言,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点。尽管会对一些新兴经济体形成游资流出压力,但对于中国则冲击不大。一方面,美元加息所引发的回流资金,主要是些追逐短期利益的“热钱”,这部分资金的撤离,对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反而有利。另一方面,更大量的资金不会为其所动。因为这些资金根植于中国实体经济,毕竟目前中国经济依然中高速增长,毕竟中国消费市场继续扩张,毕竟中国长期国债(10年期)的到期收益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不仅如此,还因为人民币已经纳入SDR,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由此产生的数千亿美元的人民币资产需求,也会对于部分流出资金,形成一定对冲。
为了将部分资金离境所产生的冲击降至最小,人民银行还可以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由此释放更多流动性,满足贷款需求,而不会因为 “热钱”离境,引发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大幅萎缩。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累计,全国矿石、原油、氧化铝、大豆等8种重要大宗商品进口量11.8亿吨,同比增长接近3%,并未出现大幅下降。预计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大宗商品消费量和进口量将继续稳定增长。
由此可见,美联储加息,对于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是利空并存,但其中利好明显大于利空,或许迎来大宗商品市场“拐点”。(兰格专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