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国际评级在6日发布的一份特别报告中指出,全球投资者担忧的中国经济放缓问题不太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虽然高企的不良贷款水平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 惠誉仍保持中国稳定的信用评级不变,而标准普尔和穆迪对中国的债券水平表示担忧,纷纷下调了中国的评级。 惠誉在报告中称,惠誉先前对中国主权评级为A+,但因中国的经济杠杆较高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将中国的评级上调至AA。 惠誉预期,中国2016年和2017年的经济增长率在6-6.5%之间,而中国官方2016年的目标经济增长率是6.5-7%之间。 中国去年8月的人民币贬值震动全球金融市场,导致资本外流激增,因为市场预期中国政府将通过人民币贬值提振经济。随后,中国的人民币就受到了审查。 惠誉认为中国有意愿也有方式使人民币兑新的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不出现下滑。 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有存在风险和成本问题,这对全球经济将是一个重大的负面冲击,这可能促使中国采取相关行动,从而在全球市场范围,特别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生成系统性反弹压力。这甚至可能意味着当前开放的全球贸易体制的瓦解。 惠誉表示,中国从早期依赖制造业的经济模式转换到更注重消费的经济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人民币大幅贬值会对其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人民币走软将降低家庭实际收入并且加强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对于债务不断累积的中国来说,高杠杆率仍然是关注的焦点。此外关注的焦点还有中国股市的上涨,GDP从2015年底的水平上升198%。 惠誉表示,这可能使中国的GDP接近2015年水平的250%,并且达到今年全国人大上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一些都表示,中国政府能接受中国的债务在2016年继续上升,激进的融资上升13%。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金融体系,中国能够经受住这种不确定性。惠誉补充称,中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占据优势,而资金主要是居民存款。银行和借款人都是国有企业或和国有企业高度相关的企业。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表明债权人信心的崩溃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是不可能的。 从长远来看,结构改革是当前受信贷驱动的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关键,因为投资性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 相比1990年代末,这次中国进行的国有企业重组可能采取渐进模式,不会向上次那样导致大规模的私有化和大规模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