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创效260余万元,获得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报集团四新、技术进步项目20项,一名业务骨干获得陕煤集团科技工作者称号…”1-10月份,设备管理中心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理念,不断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借助科技发展平台,挖掘项目提质增效点。为进一步深挖内潜,实现科技创新创效。该中心从科研项目上挖掘新的创效点,一是积极申报“四新”、技术进步项目,以项目为创效规划,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技术交流、对标管理等,寻找差距,逐一推进,跟踪落实,反馈进度,按期进行项目验收,效益效果评估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让项目成为创效的“源泉”;二是采取激励奖励机制,根据项目的创效按劳分配奖励,从而激发基层员工们的科技创新热情。据统计,2018年获得集团审批通过的项目13项目,截至目前,产生直接效益260余万元,其中 1#、2#高炉炉顶编码器通讯技术应用项目改造后降低了因编码器问题造成的设备事故率,年创效113余万元。
开展专利申报工作,点燃科技发展的“一把火”。该中心在专利申报工作上,持续推行创新驱动的科技发展工作战略,通过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师带徒”“工匠精神”“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以点带面,凡申报专利者均有奖励的办法,充分引导基层员工走向科技发展之路。截止目前,该中心共计申报专利13项,其中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明专利正在受审中。“一种电动排缆装置”等6项专利先后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设备、安全疑难问题,为公司生产经营起到了指导作用。
紧跟智能制造步伐,打造智能汉钢、数字汉钢。该中心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在自动化、智能化上频繁发力,一是先后实施完成高炉可视化,热风炉定压换炉,热风炉自动寻优燃烧等项目,项目实施后均已初见成效,为高炉炉况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随着高压变电站智能监测项目改造、10KV智能选线技术改造及后台合并集中控制改造等改造的完成,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二是通过工作“回头望”,及时建立汉钢公司关键设备智能诊断分析系统及智能化环保监控,涉及高炉二级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探究、构建炼钢工序工艺数据、检化验数据管理平台等,变独立数据为一体,兼顾安全、环保及监控平台系统,精确投资预算,全力推进智能汉钢、数字汉钢稳步发展。